查看原文
其他

张亚东:每个人都变得不爱自己

饭饭 阿饭的宝藏 2022-10-20

饭饭的第 35/365 篇日更原创


看完了最新一期《十三邀》,采访的对象是张亚东,我们公司很多女生都超级喜欢他,觉得他是会发光的。

我对音乐的鉴赏力很一般,所以欣赏不到他才华的那一面(看完节目被圈粉),但我很喜欢他极度真诚且真实的表达,没有修饰。

最被打动的是他被许知远问到,关于这个时代人们自我的精神状态的问题。

许知远问他:


「年青一代精神状态」这个问题,许知远问过很多次,问不同的嘉宾,问采访到的年轻人,他肯定很困惑和好奇,现代的这些年轻人怎么这样,哈哈哈哈。

张亚东说,他能看到年轻人身上的闪光点,但他内心里觉创作里没有新的东西,都在延续过去的东西。

尤其是,在当下的作品里看不见这个人,看不见真的他,每个人都不爱自己,忽略自己:


然后亚东举例说,阿黛尔可以写歌说自己失恋的故事,跟男朋友吃饭的故事,或许没那么奇特,但你至少可以感知到这个人。


还有比如像大卫·鲍伊,活在一个虚构里也是有意义的。



就是无论是你活在虚拟世界里或是活在真的世界里,就是得找到一个特别恰当的,让我觉得能够特别好感知的那个东西。

有的人表达的那个东西,在我看来它不成立。

这特别像我前天发陈丹青的那段话:“不知道「本能地观看」,不知「自然的开始」。”

就是你在创作或者表达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应该怎么怎么样显得厉害,但那个厉害完全不是你自发觉得的,只是世界告诉你这个厉害。

然后你就那样去做,以为自己很厉害,但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和表达的内容,是没有你自己的,一点也不真实,更不会打动别人。

奇葩说里最打动大家的,不是某个很厉害的道理,而是某个人动情的在说自己的故事、真实经历,这是每个人都会感知到的。

我自己日更的时候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纠结,就是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很有感触,但好像很普通的话题,大家会不会不喜欢看。

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很好的同频读者,在每次我写这类选题的时候,都能收到特别棒的回应,让我确信了这件事情。


许知远也补充到他的观察:


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有个底层原则,就是极度的马太效应,它会非常倾向于强者通杀,只有最强没有其它选项生存空间。

价值观和意义感也越来越有这样单一化的倾向,就是大家都被同一种价值观和意义感绑架,你有不同的想法就会被巨大的质疑,让你开始自我怀疑。

比如:你就是要有钱,就是要努力过更好的生活,否则就是没上进心,就是会被认为是消极的,不好的…….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例子。

越来越本社会「规训」同化了

大张伟说在乐夏里也表达过,他特别佩服那些坚持做自己喜欢音乐的乐队,因为他们真的敢自以为是。在这个年代,敢自以为是真的需要极大极大的勇气。



张亚东说了两个故事特别能体现这点:

第一个是说的是高晓松的:


就是我其实在很多名人的采访中也能看到,很多人哪怕在外人看来已经非常功成名就了,但依然无比的焦虑。

另外一个是国外一位爵士乐大师: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弄到了凌晨1:16了,其实没有写的特别充分,只是把我最近的很多思考串起来了,周五会思考写得更充分些,在极简公众号发布。

最后也没有什么结论性的东西,就是希望通过这期分享,能让大家也意识到我们可能都有意无意被社会规训了某种不属于自己的意义感,而忽视了自己珍贵的真实。

虽然现在的外界环境的压力非常非常大,但我依然希望,至少在某些时刻,我们是真的在做自己,我们还能找到它。

其实节目还有很多关于音乐、关于创作更深更动人的东西,我觉得没办法用简单的文字和贴图来讲清楚。

如果你有兴趣,推荐去节目中听他完整的表述,这部分其实是我觉得张亚东最有魅力的对话。

等我真的理解了后面这部分,也会再次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